断裂韧性是试样或构件中有裂纹或类裂纹缺陷情形下发生以其为起点的不再随着载荷增加而快速断裂,即发生所谓不稳定断裂时,材料显示的阻抗值。这样的断裂韧性值,可用能量释放率g、应力强度因子K、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和J积分等描述裂纹尖端的力学状态的单一参量表示。
断裂韧性表征材料阻止裂纹扩展的能力,是度量材料的韧性好坏的一个定量指标。在加载速度和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对某种材料而言它是一个常数,它和裂纹本身的大小、形状及外加应力大小无关,是材料固有的特性,只与材料本身、热处理及加工工艺有关。当裂纹尺寸一定时,材料的断裂韧性值愈大,其裂纹失稳扩展所需的临界应力就愈大;当给定外力时,若材料的断裂韧性值愈高,其裂纹达到失稳扩展时的临界尺寸就愈大。它是应力强度因子的临界值。常用断裂前物体吸收的能量或外界对物体所作的功表示。例如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韧性材料因具有大的断裂伸长值,所以有较大的断裂韧性,而脆性材料一般断裂韧性较小。
断裂韧性在工程中受到重视的原因是,它表征与光滑试样中强度特性完全相反的特性。例如,很粗略地说,同一系列的材料的断裂韧性值随屈服强度增加而下降。因此,尽管按屈服强度准则认为已进行十分安全设计的高强度材料的结构,由于其构件中某种原因或有缺陷或产生裂纹,甚至也会发生不稳定断裂造成致命的损伤。由于材料屈服强度随温度下降而增大,在设计过程中未考虑低温断裂韧性的情形,也会造成同样结果。过去结构物断裂事故中,由于对上述断裂韧性认识不足而发生的事故一定不少。
一般地说,在不稳定断裂之前,随着载荷增加断裂徐徐进行,即所谓稳定断裂的情形不少。虽是一种稳定断裂,但由于疲劳,应力腐蚀裂纹,蠕变等原因,裂纹扩展后转变为不稳定断裂的情形也不少。
如把临界缺陷扩展称为不稳定断裂,把亚临界缺陷扩展叫做稳定断裂,不管稳定断裂的内容如何,断裂韧性均表示材料在稳定断裂转变为不稳定断裂时的阻抗值。当然,断裂韧性受事先进行的稳定断裂的影响是明显的。同时,我们知道断裂韧性值有显著的尺寸效应。尺寸效应是产生应力状态和屈服范围问题的原因,尤其是屈服范围构成选择表示断裂韧性的力等参数问题。
如能提高断裂韧性,就能提高材料的抗脆断能力。因此必须了解断裂韧性是受哪些因素控制的。影响断裂韧性的高低,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
断裂韧性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和冲击韧性的变化相类似。随着温度的降低,断裂韧性可以有一急剧降低的温度范围,低于此温度范围,断裂韧性趋于一数值很低的下平台,温度再降低也不大改变了。
在断裂韧性的测定中,有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里,FPZ逐渐形成,应力强度因子KI值将会单调增加;在第二阶段里,裂纹发生稳定扩展;然后在第三阶段,出现了KI值的突然减少到KIC值。对于这种现象的一种可能解释是数值方法的固有假定所至。在有限元标定中假定了理想的线弹性系统,但随着实验的进行,此假定却进一步失去正确性。因为有限裂纹长度增加,可以观察到大的残余CMOD。这个影响,在实验开始时可以忽略,但到实验的后期此影响是相当大的。
③这些结果是在无限制条件的实验室里得到的,对于限制应力对断裂韧性的影响可见1990年Saouma等人的研究结果。金属材料的断裂韧性、裂纹扩展速率和裂纹扩展的门槛值等力学性能指标已为广大的力学测试、材料研究和金相专家所了解,并已在零部件的强度设计、新材料的研制、材料的应用研究、材料强度规律的试验研究、热处理工艺的选择以及失效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的目的,是围绕断裂韧性的“基本原理”和“工程应用”这两个方面,为力学、材料和金相专家们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内容,以便在今后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发挥更大的效益。